都江堰的详细历史?

资讯 浏览

都江堰的详细历史?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流堤、宝瓶口引流工程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组成。

口、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宝瓶口古时又名金灌口。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桥是名播中外的古索桥,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长500米。索桥在四川西部地区起源较早。安澜索桥修建具体年代已不从所考,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

孝德县属于哪个省

四川省孝德镇因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安安送米的故事而得名,孝厚为德,泽及后人。孝德镇位于川西酒之乡--四川省绵竹市的南大门。孝德镇幅员面积24.5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1000多人。 孝德镇位于四川腹心地带成都平原西部,地处沱江上游,是绵竹市的南大门。这里是历史悠久的三国时期一代忠烈的见证地,也是东汉时期安安送米——孝子故事的发生地。全镇辖18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240个村民小组。面积82.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050亩,总人口61672人,其中农业人口58840人,是四川省小城镇建设及环境优美镇乡建设试点镇,也是绵竹市优质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蔬菜、食用菌种植基地,瘦肉型生猪及仔猪生产基地。

孝德镇集镇面积1.5平方公里,规划合理、功能齐全、商贸活跃,是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2008年已形成了桂兰大道、政府街、高兴街等为主体的“三纵一横”的街道框架,集镇内的天然气、有线电视普及率已达到98%以上。 孝德镇交通便利,距德阳20公里、绵竹12公里,德(阳)绵(竹)快速公路、德(阳)天(池)铁路横穿全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镇内各村均通了标美化水泥公路;镇内通讯以达,农村电话普及率达到30%。孝德镇水利发达,物产丰富,都江堰区的主干渠--人民渠穿境而过,孝德镇农业形成了杂交水稻制种和瘦肉型繁育两大特色支柱。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7000多亩,年产量150万公斤。孝德镇存栏良种母猪7000余头,年产销仔猪13万头,远销陕西、甘肃、山西等省,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仔猪产销基地。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镇内还建设了5000亩的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以发展高档花卉苗木等高效农业。镇内工业以酒类、建材、包装为重点,发展迅速。鸿志酒业集团公司年产优质依用酒精3万吨、二氧化碳2万吨;校办水泥厂年产水泥26万吨,是中国最大的校办水泥企业。以雄利包装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也得到迅猛发展。

中心村建设也取得较好成绩,2008年已建成桂兰,毫照、石坝三个市级中心村;毫照农村能源一条路闻名中外,接待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参观访问。

2008年来,孝德镇的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稳步发展,光纤有线电视已普及到农户、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卫生事业得到发展,计划生育率达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连年控制在2‰以内。连续多年被评为德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镇”。政府机关档案达到省一级档案管理标准。在改革开放,建设市场经济的今天,思想解放、热情好客的孝德人盛情邀请海内外客商、佳宾到孝德考察、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在新的世纪,谱写更美的篇章,铸就新的伟业。

转载请注明:A8建材网 » 都江堰的详细历史?